首页 |      学习资料 |      学习动态 |      学院首页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资料第6期--专项学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资料

2017年06月07日 10:28  点击:[]

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7年5月24日)

王东明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奋力开启我省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统揽,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实现“两个跨越”,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为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而努力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励精图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阔步前进,书写了彪炳史册的恢弘篇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我们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实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四川落到实处。

事业总是在接续奋斗中不断发展的,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努力,四川正大踏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实现“两个跨越”、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继续前进开创未来的新长征。我们必须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行,不断开创治蜀兴川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砥砺奋进拼搏实干的五年历程

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四川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保持坚强政治定力、专注发展定力和惩治腐败定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四川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过去五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省情实际,明确“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省工作主题,提出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确立“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奋斗目标,召开省委全会分别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省、全面从严治党和灾区重建发展、脱贫攻坚、制定“十三五”规划、全面创新改革、绿色发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作出决定,形成治蜀兴川总体工作布局。这是党中央大政方针在四川的具体化,已经转化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实际行动。

经过五年不懈努力,全省呈现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不断得到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经济实力迈上新的台阶,经济总量达到3.26万亿元,跃升至全国第六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增加1万亿元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3300亿元、公共财政支出超过8000亿元,均增长70%以上;各项存款余额6.5万亿元,增加3万亿元。多点多极竞相发展态势总体形成,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元,川南、川东北经济区经济总量均超过5000亿元,天府新区发展势头强劲,经济总量过千亿元的市(州)达15个、增加8个,过百亿元的县(市、区)达112个、增加38个。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四大城市群”建设、“百万安居工程”和“百镇建设行动”成效明显,百万人口大城市达到5个、新增4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9.2%、提高7.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吸纳农业转移人口100万人以上,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6282个,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新型城乡关系逐步形成。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确立农业农村改革主攻方向,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任务基本完成,培育家庭农场3.4万个、农民合作社7.4万个、龙头企业1万户以上,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显著,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4.5万亿元、所有者权益达1.5万亿元,均增长120%以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力度加大,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89万户;财税、金融、司法、社会治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任务基本完成,不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开放合作高水平高端化推进,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成功承办举办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西博会、科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国际性会议和投资促进活动,累计引进到位省外、境外资金超过5万亿元,驻蓉领事馆达16家,在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321户,成都双流机场开通国际航线100条、新增54条。长远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天府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布局先后落户四川,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施;全省水电装机容量达7095万千瓦,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初步建成;交通领域投资连续5年居全国前列,高速公路、铁路、高等级航道里程分别达6610公里、4623公里、1515公里,进出川大通道达29条、新增12条;天府国际机场获批并开工建设,一举奠定成都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持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全省财政民生投入占年度公共财政支出提高并稳定在65%左右,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7%、11.5%,教育、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全面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地质灾害防治成效明显,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老龄、关心下一代等事业长足发展。思想文化建设成果丰硕,中国梦主题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扎实推进,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向上向好,涌现出兰辉、菊美多吉等一批先进典型,文化事业不断繁荣,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小康建设成效明显。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面打响,绿化全川行动扎实开展,全省五分之二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累计植树造林5020万亩。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外事侨务、港澳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有力发挥,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持续深化,依法治省工作成效显著。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严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党员干部“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党的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夯实,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总体形成。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过去五年,四川面临多重特殊矛盾和重大考验,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新旧动能转换时不我待;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再次发生芦山强烈地震,旧伤未愈、又添新创,四川是否安全、“地方作为主体”新体制下重建能否圆满完成,各方高度关注;藏区发展民生稳定任务繁重,开展反自焚专项斗争、解决寺庙深层次问题、实现长治久安,面临诸多挑战;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特别是彝区藏区深度贫困与自然条件、民族宗教、社会治理等因素交织,脱贫攻坚更具特殊性艰巨性;干部队伍中腐败问题集中暴露,周永康长期插手四川事务造成恶劣影响,政治生态重塑任务艰巨。我们迎难而上、勇于担当,集中力量打了几场硬仗,着重抓了一批关乎全局和长远的大事难事。

我们保持专注发展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鲜明提出“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坚持调存量和扩增量并举,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主动坚决淘汰落后产能,2013年以来关停小煤矿753处、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488户,提前完成国家任务;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积极培育高端现代产业,集中培育航空与燃机、信息安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现代金融、旅游、石墨烯等一批重点产业,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引领发展的“一号工程”,列出9张清单全力推进落实,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1.6万亿元、增长128%,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提高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经济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

我们着眼同步全面小康,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念兹在兹、唯此为大,锁定“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聚焦“四大片区”和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驻村帮扶机制,打出组合拳。坚持以上率下,省级领导和各级干部带队开展多轮全覆盖调研督导,扎实推进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就业增收、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低保兜底、金融扶贫等,创新设立“四项基金”,广泛开展“四好村”创建,抓好省内外对口帮扶,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50万减少到2016年底的272万、贫困发生率从11.5%下降到4.3%,脱贫攻坚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我们切实担负地方主体责任,奋力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重大胜利。面对突如其来的芦山强烈地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迅速有序科学高效开展抢险救援,千方百计减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科学谋划推进灾后重建,探索走出一条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恢复重建新路。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艰苦奋战,三年重建任务圆满完成,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一批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实施,一批旅游文化特色小镇相继建成,灾区“造血”功能明显增强,“户户安居乐业、民生保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文明进步、同步奔康致富”的规划愿景正在成为美好现实,灾区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我们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持续用力推动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始终着眼全局谋划推动民族地区工作,把藏区彝区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一起抓,规划实施两轮“三年交通大会战”,全域旅游、现代农牧业等特色经济蓬勃发展;扎实推进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和彝区“十项扶贫工程”,抓好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建设,实施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9+3”免费职业教育和“一村一幼”,社会民生事业水平大幅提升;常态化推进民族地区依法治理,抓好彝区禁毒防艾,加强寺庙依法整治和规范管理,广泛开展“爱国守法感恩”主题教育,“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成为广泛共识,四川藏区静悄悄地发生了根本性历史性变化,实现了全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我们坚定推进从严管党治党,集中打了一场惩贪治腐、正风肃纪、刷新吏治的攻坚战持久战。全面审视干部队伍实际,作出“三个不可低估”重要判断,以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为抓手,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全方位着力,彻底肃清周永康长期插手四川事务造成的恶劣影响。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实现本届省委巡视全覆盖、市县党委巡察全面推开,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中央纪委有力指导下,以事实为依据、以法纪为准绳,彻查严处南充拉票贿选案,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驰而不息整饬作风,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开展正风肃纪专项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严从实抓班子带队伍,围绕中心工作排兵布阵调兵遣将,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风清气正。注重激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展现出奋发有为精神状态,集干净与干事于一身、勤政与廉政为一体成为自觉追求,全省政治生态发生了可喜变化。

五年砥砺奋进拼搏实干,我们在把牢方向中坚定了必胜信念,在攻坚克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开拓进取中谱写了发展新篇。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深切关怀的结果,是全省上下团结奋斗、苦干实干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向全省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解放军、武警驻川部队和中央驻川单位,向支援我省抗震救灾、灾后重建、脱贫攻坚的中央国家机关和兄弟省(区、市),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四川建设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清醒认识到,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不平衡仍然是最大省情,区域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创新创造活力有待增强,加快转型发展、提升供给质量的任务十分繁重;脱贫攻坚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保障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治理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影响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三个不可低估”形势判断仍然没有过时,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需要持续用力。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回顾五年奋斗历程,我们坚持把中央精神与四川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开展工作,既收获了丰富的实践成果,又形成了一系列思想成果、制度成果,加深了对做好四川工作的认识,坚定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决心。第一,方向问题始终是决定治蜀兴川事业成败的根本所在,必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在四川不折不扣落地落实,这样才能确保事业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第二,四川的基本省情决定了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才能加快闯过转型升级这道关口,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第三,四川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必须事不避难、统筹兼顾、谋定后动、勇于担当,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列出清单、挂图作战,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这样才能掌握工作主动权,一步一个脚印实现既定目标。第四,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必须把依法治省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和关键性工程来抓,切实把四川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这样才能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第五,事业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人民,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汇聚起强大合力,不断夺取治蜀兴川新胜利。第六,党的伟大工程保障党的伟大事业,必须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把党员干部心思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这样才能为四川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这些经验启示弥足珍贵,要一以贯之坚持下去并不断丰富发展。

五年奋进前行,五年夯基蓄势,四川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将鼓舞我们信心满怀,步履坚定去开创更加美好未来!

二、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揽治蜀兴川全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开启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最具决定性的政治成就,是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形成和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最具时代性的理论成就,是推动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最具标志性的实践成就,是开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

在推进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坚韧不拔的历史担当,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境界,续写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不断开创新局面,根本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就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指导。

面对新的伟大实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思想旗帜、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始终以此统揽四川各项工作,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奋力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中国梦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主线,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方向,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追求、接力奋斗。四川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必须高扬中国梦精神旗帜,在决胜全面小康中阔步前行,在建设经济强省中不懈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四川应有贡献。

要始终保持“四个自信”政治定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为什么、怎么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面对各种困难挑战,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偏离,紧扣四川实际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更好满足全省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期待,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展现更大作为。

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动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发展。“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提出的我们党在新形势下的治国理政战略布局,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大战略目标,居于引领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必须准确把握“四个全面”科学内涵、内在逻辑和基本要求,始终坚持“六个毫不动摇”,紧紧围绕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着力解决制约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三严三实”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旗帜鲜明惩治腐败,持续用力正风肃纪,坚决有力刷新吏治,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不断把治蜀兴川事业推向前进。

要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走出新常态下四川转型发展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从经济发展新常态出发,鲜明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必须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四川发展,牢牢把握发展的基点在创新、支撑在协调、希望在绿色、空间在开放、目的在共享,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让全省各族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要始终坚持稳中求进这个工作总基调和治国理政重要原则,确保四川改革发展行稳致远。稳中求进既是经济工作方法论,又是党中央治国理政重要原则。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必须把稳中求进贯穿四川工作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既做到稳增长、稳预期、稳就业、稳环境,又做到经济发展要进、创新驱动要进、脱贫攻坚要进、改革开放要进、民主法治要进、党的建设要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出合格答卷。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寄予厚望,在经济发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贸区建设、脱贫攻坚、灾后重建、社会治理、藏区工作、党的建设和班子队伍建设等方面都给予特殊关怀和强有力指导。特别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明确要求四川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再接再厉,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强调当前要做好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开展创新创造、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四项重点工作。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一定要牢记重托、积极作为,坚决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努力开创四川发展新局面。

三、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宏伟蓝图

站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自觉肩负历史使命,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在历届省委奠定的坚实基础上,科学描绘富有时代精神、彰显四川特色、反映人民心声的发展蓝图。

当今四川,发展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总体上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我们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一带一路”建设引领新型经济全球化、搭建了国际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四川与全球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合作领域越来越宽广,正加快融入世界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我们面临经济发展新常态,发展方式正在加速转变,进入经济规模质量同步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多点多极发展整体跃升、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转型发展是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我们面临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等重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天府新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国家布局交汇叠加,脱贫攻坚、藏区彝区加快发展、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国家政策交汇叠加,乘势而上就能抢占先机;我们也面临多重风险挑战,经济发展压力、区域竞争压力、资源环境压力仍然较大,发展结构矛盾、民生需求矛盾、社会特殊矛盾相互交织,经济风险、金融风险、稳定风险不同程度存在。必须以等不得的使命感、拖不得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勇于应对挑战,奋力抢抓机遇,在审时度势中谋划开启新的篇章。

展望未来发展,我们要用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美好愿景凝聚奋进力量。美丽,就是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美丽城镇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与美丽人居有机融合,充分绽放四川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繁荣,就是要推动经济繁荣与文化繁荣互相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充分释放创新创造内生动能,展现百业竞发之兴、万商云集之盛,形成活力迸发、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局面。和谐,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其居、畅其行、乐其业、授其教、医其病、养其老,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增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民族团结和睦,充分彰显四川安居乐业之幸、政通人和之福,让人们日子美、心气顺,生活越来越安逸。这幅正在徐徐展开的绚丽画卷,是中国梦四川篇章的生动写照,承载着富民强省的美好夙愿,描绘出治蜀兴川的锦绣明天,汇集了巴蜀儿女的共同期盼。

今后五年,我们要始终不渝朝着“两个跨越”的奋斗目标坚定前行。决胜全面小康,是必须如期完成的首要任务,既要重视平均数大多数,又要重视极少数,做到领域、人口、区域全面覆盖,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继续推动“五位一体”建设全面进步,沿着这条康庄大道阔步前进;建设经济强省,是决定四川未来前途的历史使命,必须推动全省产业核心竞争力、城市整体竞争力、区域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做到经济总量大、经济结构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实现经济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为我省现代化建设打下决定性基础。

——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保持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到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4.2万亿元,到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努力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全面开发开放上走在全国前列。

——人民生活质量再上新台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速,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左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森林覆盖率达到40%,主体功能区布局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基本形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

——文化繁荣发展再上新台阶,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彰显中国气派、富集巴蜀特色的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

——现代治理能力再上新台阶,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切实加强,社会治理更加完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整体形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今后五年,我们要坚定实施“三大发展战略”,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路径选择,是推动四川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实现宏伟蓝图的关键之举。

要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协同共兴、整体跨越提升的新格局。在区域经济发展大趋势下,赢得竞争优势越来越需要增长极的引领带动和点极之间的协同联动,促进区域内经济布局和要素配置优化,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整体性。必须坚持把多点多极支撑发展作为激发区域内在活力、增强四川经济实力的重大抓手,在提升首位城市的同时,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多点多极共兴、同步全面小康的发展局面,打造引领西部、面向全国的核心增长区域。强化首位城市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支持成都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统筹推进成德绵创新带建设和攀西协同发展;以建设天府新区、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为纽带,带动成眉、成资、成遂协同发展;以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为抓手,推动成乐、成雅协同发展;以共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平台,推进成都市和川南4市协同发展;以成渝深化合作为机遇,推动川东北5市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区发展;以共建产业园区和省内对口帮扶为载体,带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打造各具特色和支撑的区域经济板块,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把天府新区建成最具活力的新兴增长极,推动川南经济区建成长江上游重要城市群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川东北经济区建成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和川渝陕甘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攀西经济区建成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全国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持续做大市州经济梯队、夯实县域底部基础,支持市(州)错位发展、竞相赶超,加快培育壮大支柱产业、骨干企业,推动开发区园区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引导县域经济因地制宜、培植优势,加快县城和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壮大民营经济实力,支持有条件的县撤县设市;强化市县协同联动,加强区域政策统筹,推动市(州)之间、县(市、区)之间基础设施、要素市场、公共服务等共建共享,最大限度优化整合资源、激发潜力活力,在优势互补中实现更大发展。

要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构建“四化”同步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的新格局。“两化”互动城乡统筹顺应把握了信息革命、产业融合、城乡发展的内在关系和演进规律,是当前历史阶段四川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路径。必须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城镇化为载体、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更加注重发挥信息化的聚合、叠加、倍增效应,促进城镇布局与产业布局、经济区与城市群发展有机交融,加快构建具有四川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现代城乡形态。着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顺应全球产业变革大趋势,瞄准世界产业制高点,以提高技术含量、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为重点,加快产业层次迈向中高端,推进三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着力形成宜居宜业宜商的现代城镇体系,沿交通走廊布局发展经济走廊,建设成渝城镇发展轴、成绵乐城镇发展带、达南内宜城镇发展带和沿长江城镇发展带,支持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发展特色鲜明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促进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和攀西城市群加快发展。着力形成城乡一体的现代城乡形态,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动力转换接续、发展提质升级的新格局。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四川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必须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定把创新驱动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以科技创新带动理论、产业、管理、体制机制和文化等全面创新,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突出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紧紧抓住改革试验重大历史机遇,深入探索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成德绵等重点区域协同创新效应,带动川南、川东北、攀西等其他地区创新发展,让创新驱动成为全省发展主旋律。激发科技创新“第一动力”,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重大科技攻关和产业高端发展上不断取得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努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好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用好创新人才“第一资源”,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导向,营造更具激励性和吸引力的制度环境,大力实施招才引智计划,把四川建设成为海内外高端人才汇聚高地、各类人才价值实现高地,让一切创新创造源泉迸发涌流,为转型发展打造强劲引擎、注入澎湃动力,推动我省经济加快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

四川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统揽作出的战略谋划,必将激励全省上下共同为之奋斗,一步一步把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四、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根本举措。必须坚定作为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持续用力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因城施策解决商业地产和部分市县商品房库存过多等问题,降低企业杠杆率,推动企业降本增效,补齐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短板。加快培育新动能,实施质量对标提升行动,开展四川制造品牌创建,构建有利于人才、资本、土地等要素向实体经济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

大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产业升级是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增加有效供给的着力重点。必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构建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做大做强“双七双五”产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航空与燃机、轨道交通、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设备、页岩气、石墨烯等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经济新产业,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积极发展分享经济、数字经济。推动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促进建筑业转型发展。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推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更大规模促进川货出川,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增强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等核心功能,提升金融要素集聚能力、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实施“绿色四川”旅游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通过努力,打造更多百亿企业、千亿产业、万亿集群,建成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级、省级产业园区,整体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必须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要突出市场需求导向,主攻农业供给质量,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抓好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等重点任务,实施“十大行动”,建设“四区四基地”,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要促进粮食稳定生产,严守耕地红线,建成一批高标准农田和优质粮食生产功能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和规范城市工商资本下乡,深化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做强川酒、川茶、川菜、川果、川药、川猪等特色优势产业,增加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供给,培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坚持农业农村改革主攻方向不动摇,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突破口,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城镇化转型发展,走出一条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路子。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支持成都城市发展转型升级,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县城,深化拓展“百镇建设行动”,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深入实施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坚持产城融合建设新区,加快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突出住房居住属性,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坚持“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深化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动城乡生产生活方式同步变革。

五、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坚持转型发展“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更加注重用改革的办法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制度藩篱,把开放合作作为高点起步、高端切入的直接抓手,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蹄疾步稳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一手抓方案制定、一手抓任务落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重点推进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提升国有资产证券化水平,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营造更加优良的政务环境。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健全现代财政制度和地方税收体系,推动融资平台发展转型。统筹推进党政群机构改革,积极稳妥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强化改革统筹协调,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落实并不断完善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9张清单,全面完成改革试验任务,引领带动全省各地创新发展。突出军民融合特色,创新军转民、民参军机制,深入推进与央属军工集团和中物院的务实合作,建设航空、航天、信息安全等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打造共通共用、共建共享创新平台,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德阳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重点创新区域建设。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行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进新一轮技术创新工程,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产业。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紧盯科研、人才、机制等关键要素推进制度创新,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个通道”,让创新创造热潮在巴蜀大地蓬勃兴起。

更高水平推进开放合作。我们已经站在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必须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汇聚资源要素,借势借力实现更大发展。要更加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精心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突出制度创新这个核心任务,围绕打造“四区一高地”,加快投资贸易便利化和金融领域改革创新,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带动和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坚持对标先进招大引强,务实办好重大展会和投资促进活动,加强与重要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经贸合作,加快中德、中法、中韩、中意、新川等国别园区建设,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周边省(区、市)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合作比较优势,以机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航道等为重点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支持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加快发展,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国检试验区和开放口岸建设,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六、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

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四大片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以“绣花”功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严格落实“六个精准”要求,统筹处理好点和面、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临界状态群众、“输血”和“造血”、物质和精神、制度安排和压实责任、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的关系,继续打好“3+10+N”组合拳,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要围绕“两不愁”全力攻坚,着力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就业增收。围绕“三保障”全力攻坚,扎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深入实施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推进“9+3”免费职业教育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覆盖,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围绕“四个好”全力攻坚,在全面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同时,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推进“四好村”创建,办好农民夜校,积极培育新风正气,引导贫困群众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围绕发挥资金最大效益全力攻坚,强化各类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发挥好财政资金放大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金参与脱贫攻坚,管好用好“四项基金”,对挤占、挪用、截留、贪污扶贫资金等行为依法依规从严惩处。围绕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全力攻坚,强化市县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落实领导干部联系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等制度和驻村帮扶机制,对接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援藏,深入推进省内对口帮扶,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切实把脱贫攻坚这件头等大事抓实抓细抓具体,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打赢这场硬仗。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办好民生实事,兜牢民生底线,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让老人更长寿、孩子更欢乐、青年人有更多的机会。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资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视发展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加强高等教育,培育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深入推进健康四川建设,开展全民健身和体育活动,健全全民医保制度,完善分级诊疗模式,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探索建立全民体检资助制度,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补好儿科、全科医生、老年医疗护理等短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积极应对老龄化,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实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计划,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强社会救助,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着力解决城镇贫困群体困难,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推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地震灾区同步奔康。实施《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推进综合改革试验,发挥生态优势、资源优势、红色文化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提升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坚持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一起抓,落实民族地区特殊支持政策,继续推进“交通大会战”,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民族文化和生态产业,提高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川甘青交界地区综合治理,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继续做好地震灾区支持帮扶工作,深入实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城乡建设“四大提升工程”,推动灾区跨越发展,确保同步实现小康,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七、坚定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巴山蜀水只有在绿色装点下才会更加美丽。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构建适应绿色发展的空间体系、产业体系、城乡体系和制度体系,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生态财富。

持续加强生态保护。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严守生态红线,推进脆弱地区生态治理,维护“四区八带多点”生态安全格局。全方位开展绿化全川行动,做好川西北草原保护等工作。更加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加强地震、气象、地质灾害等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能力建设。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环保督察和执法力度,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严肃问责追责。

坚决有力治理污染。打好蓝天保卫战,突出抓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拳治理雾霾污染,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沱江、岷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整治,保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加快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行动计划,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等产业,做大做强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实施“气化全川、电能替代、清洁替代”工程,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水平持续下降,以环保准入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

八、切实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思想舆论保证和精神文化支撑。

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推进依法管网治网,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掌握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持续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深化拓展志愿服务,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和当代价值,加强党史研究,做好档案工作,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落实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发展振兴四川出版和四川影视,建设高清四川智慧广电,支持文化创意、数字音乐、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巴蜀文化走出去。

增强优秀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加强文化小康建设,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创新公共文化供给模式,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实施巴蜀文化品牌工程、名家工程等,创作更多文艺精品力作,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九、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市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履职尽责、发挥作用,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港澳台侨等各领域统战工作。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创建活动,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巩固发展新型军政军民关系。

深入开展法治四川建设。围绕中心大局科学立法,突出全面创新改革、脱贫攻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完善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法规制度。聚焦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推进公正司法,完善检察权、审判权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构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固防线。着力弘扬法治精神推进全民守法,持续推进“法律七进”和基层法治示范创建活动,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习惯。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和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平安四川。做好成都和其他城市稳定工作,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常态化推进藏区依法治理和彝区禁毒防艾。深入开展反渗透、反分裂、反恐怖、反邪教斗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强网格化管理服务,强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坚决守住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底线。

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坚定贯彻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相结合,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为治蜀兴川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坚定政治方向,切实树牢“四个意识”。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作为最大的政治,作为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真正把“四个意识”转变为思想自觉、党性观念、纪律要求和实际行动,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省广大党员都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鲜明,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任何时候都听党话、跟党走,以实际行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着力凝神聚魂,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要全面深化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不忘根本,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加强政治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党的政治理想、政治伦理、政治价值,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干净的政商关系,决不让封建糟粕侵蚀党内政治生活,决不让商品交换原则污染政治生态。

始终遵规守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认真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党委(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增强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能力。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以思想到位、行动对标带动党员干部严守纪律规矩,在守正出新中实现自我升华。

坚持除弊革新,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根本好转。必须深刻认识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树立长期作战思想,做好坚持、巩固和深化的文章。要持之以恒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落实,防范和查处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指导基层工作、“走基层”、接待群众信访等制度,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精神,鲜明崇尚实干、大抓落实的导向,引导党员干部一心为民、干在实处,沉下心来为党和人民干成一番事业。

注重选贤任能,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执政骨干队伍。坚持把公道正派作为干部工作核心理念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认真践行好干部标准,坚持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紧扣中心大局排兵布阵调兵遣将,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和识别干部,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大规模培训干部,提升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全方位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深刻汲取南充拉票贿选案教训,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更加重视正向激励,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干部,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理直气壮为改革创新、担当有为者撑腰鼓劲。全面落实“两个待遇”,精心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胸怀聚才用才,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艰苦地区、民族地区流动,让尊贤重才、见贤思齐蔚然成风。

着眼固本强基,坚持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基础。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必须坚持“落实到基层、落实靠基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促进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治理体系,分层分类推进农村基层、城市社区、产业园区、社会组织等领域党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高质量发展党员,引导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实践中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用责任担当展示共产党人时代风采。

强化标本兼治,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老虎”“苍蝇”一起打,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打赢反腐败正义之战。全面加强党内监督,突出巡视巡察利剑作用,做好派驻监督、审计监督等工作,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和同级相互监督。按照统一部署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加强纪律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做到集干净与干事于一身、勤政与廉政为一体。坚持依规治党制度治党,更加注重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各级党委(党组)要履行主体责任,各级纪委要履行监督责任,党委(党组)书记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党员领导干部要落实“一岗双责”,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同志们!奋力实现“两个跨越”、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重任,历史地落在我们肩上。面对全省人民的信任期待,面对新的“赶考”,我们必须勇于担当,不负时代、无愧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为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而努力奋斗!

《四川日报》(2017年5月31日1版)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关于中共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2017年5月27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通过)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批准了王东明同志代表中共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所作的报告。

大会认为,报告确定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统揽,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实现‘两个跨越’,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为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而努力奋斗”这一主题,贯彻中央要求,符合四川实际,反映了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报告全面客观总结了过去五年省委治蜀兴川的发展成就和基本经验,分析了面临的发展形势,科学谋划了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未来五年全省发展的奋斗目标,部署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明确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新要求,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四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纲领性文件。

大会充分肯定了中共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的工作。大会指出,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四川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保持坚强政治定力、专注发展定力和惩治腐败定力,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在四川落地落实,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呈现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不断得到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面临多重特殊矛盾和重大考验,省委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保持专注发展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着眼同步全面小康,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切实担负地方主体责任,奋力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重大胜利;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持续用力推动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坚定推进从严管党治党,集中打了一场惩贪治腐、正风肃纪、刷新吏治的攻坚战持久战。五年砥砺奋进拼搏实干,在把牢方向中坚定了必胜信念,在攻坚克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开拓进取中谱写了发展新篇。

大会同意报告对过去五年基本经验的总结。大会认为,十届省委坚持把中央精神与四川实际紧密结合,准确把握四川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创造性开展工作,加深了对做好四川工作的认识。方向问题始终是决定治蜀兴川事业成败的根本所在,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事业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四川的基本省情决定了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加快闯过转型升级这道关口;四川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必须事不避难、统筹兼顾、谋定后动、勇于担当,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实现既定目标;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必须把依法治省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和关键性工程来抓,确保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事业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人民,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夺取治蜀兴川新胜利;党的伟大工程保障党的伟大事业,必须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四川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这些经验启示弥足珍贵,要一以贯之坚持下去并不断丰富发展。

大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不断开创新局面,根本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就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指导。面对新的伟大实践,必须毫不动摇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思想旗帜、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始终以此统揽四川各项工作,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奋力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要始终保持“四个自信”政治定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信心;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动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发展;要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走出新常态下四川转型发展新路子;要始终坚持稳中求进这个工作总基调和治国理政重要原则,确保四川改革发展行稳致远;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大会同意报告提出的未来五年全省工作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大会强调,展望未来发展,要用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美好愿景凝聚奋进力量,始终不渝朝着“两个跨越”的奋斗目标坚定前行。决胜全面小康是必须如期完成的首要任务,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继续推动“五位一体”建设全面进步;建设经济强省是决定四川未来前途的历史使命,必须推动全省产业核心竞争力、城市整体竞争力、区域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做到经济总量大、经济结构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实现经济综合实力、人民生活质量、生态文明建设、文化繁荣发展、现代治理能力再上新台阶。今后五年,要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协同共兴、整体跨越提升的新格局;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构建“四化”同步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的新格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动力转换接续、发展提质升级的新格局。

大会同意报告对未来五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的部署。大会指出,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大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要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蹄疾步稳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更高水平推进开放合作;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以“绣花”功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推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地震灾区同步奔康;要坚定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坚决有力治理污染,加快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要切实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增强优秀文化产品供给能力;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四川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大会强调,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坚定政治方向,切实树牢“四个意识”;着力凝神聚魂,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始终遵规守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除弊革新,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根本好转;注重选贤任能,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执政骨干队伍;着眼固本强基,坚持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基础;强化标本兼治,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大会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为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而努力奋斗!

《四川日报》(2017年5月28日1版)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共四川省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7年5月27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通过)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审查、批准了省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

大会充分肯定省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大会认为,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四川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治蜀兴川事业长足进步的五年,是管党治党全面从严、良好政治生态加快重塑的五年,是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党心民心不断凝聚的五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始终保持坚强政治定力,清醒作出“三个不可低估”重要判断,团结带领全省上下集中打了一场惩贪治腐、正风肃纪、刷新吏治的攻坚战持久战,彻底肃清周永康长期插手四川事务造成的恶劣影响,全省政治生态发生可喜变化,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在中央纪委和省委的领导下,全省纪检机关坚守职责定位,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力保障了中央和省委政令畅通;牢牢抓住“两个责任”,层层传导责任压力,巩固发展了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思想教育和制度约束同向发力,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迈向严紧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驰而不息反“四风”树新风,呈现出党风好转、社会风气上扬的崭新气象;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定不移减存量遏增量,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持续推进“三转”,蹄疾步稳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纪检机关治理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大力弘扬谦抑品格,坚决破除“四气”,纪检队伍能力素质得到整体提升。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满意度稳步上升,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

大会提出,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奋力开启我省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地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必须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不断发展论和发展阶段论相统一;必须着力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持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必须把政策和策略作为纪检工作生命线,准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必须自觉践行打铁还需自身硬,努力锻造严格自律的纪检队伍。

大会要求,全省纪检机关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纪委和省委工作部署,聚焦监督执纪问责,坚持除弊革新,强化标本兼治,努力开创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持续深入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根本好转;坚决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深入开展巡视巡察,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续巩固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持续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提升监督质效,增强科技反腐能力,推进纪检机关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突出文化引领作用,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严格管理监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建设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纪检干部队伍。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举措,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四川日报》(2017年5月28日1版)

在内江市传达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

精神大会上的讲话

(2017年5月31日)

马 波

同志们:

在治蜀兴川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5月24日在成都开幕,包括内江22名省党代表在内的870名省党代表,肩负全省476万党员和9000多万各族人民的重托出席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王东明同志在开幕大会上代表十届省委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期间,尹力省长等省领导到内江代表团住地看望代表,十届省委常委崔保华同志、副省长朱鹤新同志参加内江代表团讨论。5月27日上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闭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委、省纪委和我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通过了关于十届省委报告的决议、关于十届省纪委工作报告的决议,王东明同志主持闭幕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5月27日下午,省委十一届一次全会举行,92名省委委员、17名候补省委委员出席会议,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列席会议。全会选举了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批准了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王东明同志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今天,省党代会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们召开内江市传达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大会,安排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工作。

下面,我就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讲五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重大意义,把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奋力开启我省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全面总结十届省委工作,科学谋划四川未来发展蓝图,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委、省纪委领导班子,是一个高举旗帜、维护核心的大会,民主团结、风清气正的大会,凝心聚力、昂扬奋进的大会,必将开启四川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必将书写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新篇章,必将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主要体现在省委书记王东明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中。十届省委工作报告分5个板块、共10个部分。第一个板块包括导语和第一部分,明确大会的背景和主题,总结回顾过去5年的工作;第二个板块即第二部分,主要是明确指导思想,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统揽;第三个板块即第三部分,主要是描绘未来发展蓝图;第四个板块包括第四至第九部分,对四川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部署;第五个板块包括第十部分和结束语,对加强党的建设作出部署,并发出号召。代表们在大会现场聆听王东明同志铿锵有力的声音,都感到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一种感慨、激动之情冲击于心,一种信念、奋进之力贯通全身。29次掌声大家发自肺腑地坚决拥护这个报告、高度点赞这个报告。报告高举旗帜、高屋建瓴,主题鲜明、主线清晰,大气磅礴、凝神聚魂,继往开来、落地有声,具有政治高度、战略高度、时代高度,突出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贯彻了中央大政方针、彰显了时代精神、亮出了四川特色、反映了全省人民心声,叫得应、扎到根、接地气,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各个家庭甚至每一个四川人都有明确的对标。报告是坚定不移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宣言,是指导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开启四川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历史性文献,必将对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辉煌的成就振奋人心,增强了全省上下推动治蜀兴川事业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报告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的五年发展,全面回顾四川省在以王东明同志为班长的十届省委常委班子带领下,落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和新发展理念取得的辉煌成就,对于全省上下再鼓干劲、再添信心,具有重大意义。

珍贵的经验得之不易,凝聚了全省上下推动治蜀兴川事业发展的智慧和财富。五年来,省委坚持把中央精神与四川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开展工作,不仅收获了治蜀兴川实践成果,还收获了一系列思想成果和制度成果,对于全省上下加深做好四川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掌握更加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进一步推动发展行稳致远、再创辉煌,具有重大意义。

美好的前景催人奋进,激发了全省上下推动治蜀兴川事业发展的斗志和活力。省委尊重发展规律,绘制了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宏伟蓝图,提出“一个愿景、两个跨越、三大发展战略”的总体谋划,安排部署了四川未来五年的各项工作,是新起点上四川迈向更加美好明天的动员令、任务书。

选举的新一届省委班子坚强有力,形成了推动治蜀兴川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和力量。省党代会选举产生了省委、省纪委领导班子。省委十一届一次全会选举产生了以王东明同志为班长的新一届省委常委领导班子。省委常委领导班子保持了党的领导机构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一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能够担当历史重任和时代使命,值得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信赖的坚强领导集体,对于全省上下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促进治蜀兴川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实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

省党代会蕴含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方法,作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概括,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我们要着重从十个方面去学习、领会和把握省党代会的重要精神和科学内涵。

一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省党代会的鲜明主题。省党代会的鲜明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统揽,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实现“两个跨越”,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为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而努力奋斗。这个主题是灵魂、是主线,站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一定要紧扣这个主题、这个灵魂、这条主线,奋力推动内江新一轮发展,书写治蜀兴川内江实践新篇章。

二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过去五年四川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过去五年,四川遇到的“难”世所少见、走过的“路”极不平凡、干成的“事”很不容易,完成的“答卷”很不简单,书写了四川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恢宏篇章。具体来看,是取得了“十一个突破”,(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多点多极竞相发展态势总体形成、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开放合作高水平高端化推进、长远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思想文化建设成果丰硕、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打好了“几场硬仗”,(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重大胜利、持续用力推动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集中打好惩贪治腐、正风肃纪、刷新吏治的攻坚战持久战),形成了治蜀兴川实践成果、思想成果和制度成果。这些辉煌业绩展现了四川在艰难中的变迁、在步稳中的前行、在治理中的兴起。大会现场,随着王东明同志掷地有声的阐述,过去五年难忘的经历再现在我们面前,深深地感到,亮眼的四川答卷真是一点一点拼下来的,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确实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令人无限感慨,发自内心地鼓掌。讨论时,代表说我们很荣幸,见证了这段历史的创造,经历了这段岁月的洗礼,参与了这场生动的实践,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倍加珍惜。这些辉煌业绩体现了省委坚定不移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忠诚,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政治担当,坚定不移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实现)“两个跨越”、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政治定力。这些辉煌业绩体现了省委应对复杂局面的高超驾驭能力,体现了四川各级班子坚定的执行力,是全省各族人民凝聚集体智慧和力量,奋勇攻坚、创新创造的真实写照。这些辉煌业绩为四川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标志着四川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和全省一样,过去五年内江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呈现出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不断得到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崔保华同志、朱鹤新同志参加内江代表团讨论时,对内江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对城市发展、脱贫攻坚、机械汽配、现代农业发展、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民营经济、生物医药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要立足良好基础,巩固发展优势,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争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更大成就。

三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过去五年四川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为什么在一度时期形势严峻复杂、挑战巨大的情况下,四川各项事业一举一措谋得这么准、一招一式这么精、一步一步走得这么实、一仗一仗打得这么漂亮?大家由衷感到治蜀兴川的伟大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经验是“六个有”:有明确的方向(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在四川不折不扣落实),有正确的取向(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科学的方法(坚持统筹兼顾、谋定后动,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突出问题导向,把握重点难点,列出清单、挂图作战,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有法治的引领(把依法治省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和关键性工程来抓,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有人民的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汇聚起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有坚强的保证(党的伟大工程保障党的伟大事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六条经验”来之不易,是奋斗实践的升华,是科学方法的凝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为我们推动下一步工作提供了重要启迪,必须把这些宝贵经验学习好、领会好、坚持好、转化好、运用好,切实提升我们抓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四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思想旗帜。举什么样的旗?就是毫不动摇地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思想旗帜、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这个旗帜是引领,是方向,是决定治蜀兴川事业成败的根本所在。我们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不折不扣落实。

五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美好蓝图。绘什么样的图?就是要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这幅正在徐徐展开的绚丽画卷,描绘出治蜀兴川的锦绣明天。美丽,就是要充分绽放四川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繁荣,就是要展现百业竞发之兴、万商云集之盛,形成活力迸发、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局面。和谐,就是要充分彰显四川安居乐业之幸、政通人和之福,让人们日子美、心气顺,生活越来越安逸。我们要用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美好愿景凝聚奋进力量,始终保持发展定力,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六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努力方向。定什么样的向?就是要实现“两个跨越”,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推动经济综合实力、人民生活质量、生态文明建设、文化繁荣发展、现代治理能力五个方面“再上新台阶”。这是全省必须如期完成的首要任务,是决定四川未来发展的历史使命,是感召力、号召力和影响力所在。我们必须立足内江实际,坚定不移推进“两个率先”“三个基本建成”,为全省实现“两个跨越”多作贡献。

七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关键路径。选什么样的关键路径?就是坚定不移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三大发展战略”。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路径选择,是推动四川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实现宏伟蓝图的关键之举。我们应该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一以贯之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

八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重点任务。完成什么样的重点任务?就是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坚定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加强思想文化建设。这些重点既立足当前,又面向长远,是推进治蜀兴川各项事业的主要抓手。我们要坚持以重点为重点,努力抓紧抓牢、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九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依靠力量。凝聚什么样的力量?就是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形成推进发展的合力。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为了人民、始终依靠人民,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引导全市上下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形成强大合力,不断夺取新胜利。

十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工作保障。强化什么样的保障?就是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为发展提供坚强保证。我们要坚定贯彻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相结合,坚定政治方向,着力凝神聚魂,始终遵规守纪,坚持除弊革新,注重选贤任能,着眼固本强基,强化标本兼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三、切实增强政治觉悟、提高政治站位,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省委治蜀兴川总体工作布局作为内江各项工作的统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不断开创新局面、开辟新境界,根本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指导,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思想旗帜、科学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四川发展,2013年5月到四川视察,特别是今年3月8日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对四川作出了“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的重要指示,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打好脱贫攻坚战、扎实开展创新创造、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等方面提出重要要求。我们要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力求领会得更全面、把握得更准确、贯彻得更坚决,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坚定地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四川工作的指示要求统揽全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各项事业之所以不断创造新业绩、取得新成就,根本就在于以王东明同志为班长的省委常委班子的坚强领导,在于省委治蜀兴川总体工作布局的科学引领,我们要坚持以省委治蜀兴川总体工作布局为根本遵循、行动指南。近年来特别是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以来,省委通过全会的形式分别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省、全面从严治党、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全面创新改革、绿色发展、党内政治生活等作出决定,形成了治蜀兴川总体工作布局。事实证明,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以来确立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十分精准的,体现了以王东明同志为班长的省委常委班子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政治忠诚、政治担当、政治定力、政治智慧。今年3月30日至31日,省委王东明书记带着关心和厚爱,深入内江调研督导工作,并在内江召开川南经济区工作座谈会,充分肯定内江在各工作取得的成绩,提出了突出抓好稳增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创造、脱贫攻坚头等大事、区域协同发展、绿色发展六个方面要求和一些具体要求,为内江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重点。我们要结合学习贯彻省委王东明书记深入内江调研督导工作重要指示和在川南经济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定贯彻落实省委治蜀兴川总体工作布局,结合内江实际,更好地推进治蜀兴川内江实践。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一次全会以及省纪委十一届一次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部署,是治蜀兴川总体工作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丰富了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内涵,我们要积极贯彻好、落实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为四川未来发展谋篇布局,解决了举什么样的旗、绘什么样的图、定什么样的向、选什么样的关键路径、完成什么样的重大任务、凝聚什么样的力量、强化什么样的保障等重大问题。省委十一届一次全会从讲政治、敢担当、惠民生、重团结、守底线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提出殷切希望。省纪委全会就推进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作出具体要求。我们要认真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一次全会、省纪委十一届一次全会精神,干好内江的事情,为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发展贡献内江力量。

四、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方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立足实际推进各项工作,加快建设幸福美丽内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贡献力量。

一要落实到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定力上来。认真把握内江地处“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汇点等优势,认真把握过去五年特别是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内江发展成就,认真把握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十大发展机遇”,进一步增添推进发展的信心、推进发展的动力。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扬求真务实的过硬作风,继续拿出“敢挺、苦干、实拼”的劲头,继续用好“清单制+责任制”“四个走”等有效工作方法,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实现“两个率先”“三个基本建成”,在甜城大地上书写新的历史、铸就新的辉煌。

二要落实到推进“八项重点工作”上来。我们确定的“八项重点工作”,与省党代会明确的任务高度一致,要集中精力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在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上创造新成效,大力推进河(库)长制落实和增树增绿、减排减污、环境卫生治理“一增一减一治”等工作,加快建设美丽四川先行区。在“双百”城市建设与发展上创造新成效,坚持规划上精描细绘、建设上精雕细刻、管理上精耕细作,力争早日建成“双百”城市。在脱贫攻坚与“四好村”创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上创造新成效,拿出“绣花”功夫,发扬工匠精神,管好用好“五支基金”和1049名“第一书记”,大力推进扶贫专项工作,同步启动乡村住房整体规划建设,加快探索丘区“插花”式贫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新机制,让农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在重要交通枢纽建设上创造新成效,大力实施“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通枢纽建设三年推进行动,巩固提升“6+2+2”铁路体系和“6+2+2”高速公路体系,促进城市外联内通。在重大产业创新发展上创造新成效,突出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构建“5+3+3”工业产业体系,改造提升冶金建材等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等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发展信息安全等三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加快建设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不断壮大现代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在成渝经济区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上创造新成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12345”现代农业产业提升行动,配套实施发展特色产业“351”方案,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打造成渝特大城市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在电子商务集群网状发展上创造新成效,大力建设“川粮网”等本土电商平台和传化电商产业园区等电商集聚区,打造百亿园区集群、百亿平台集群,巩固我市电商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的成果,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在文化教育卫生健康重大工程建设取上创造新成效,扎实推进一园、三校、三院、三中心等“十大社会事业惠民工程”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三要落实到强化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上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入推进项目工作,按照“项目年”的部署,充分发挥项目综合推进中心等作用,突出“四个一批”,推动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狠抓农业农村、国资国企、投融资体制、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积极争取更多中央、省委部署的改革试点布局内江,增强发展动力。深入推进开放合作,用好用活投资促进“1+N”政策强化精准招商,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大力实施返乡创业“回家工程”,引进更多大型企业、优质项目、高端人才,增强发展活力。深入推进思想文化建设,以开展“践行十爱·德耀甜城”主题活动为重点,统筹抓好思想文化建设,传递正能量、弘扬新风气,提升全社会价值境界。深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人大、政协职能作用,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做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文联、科协、侨联、社科联、残联、老龄、台办、友协等工作,加强党管武装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时刻关心“两老一小”,凝聚力量建设发展内江。深入推进法治内江建设。开展“七五”普法、“法律七进”等活动,大力实施依法治市“六大工程”,以法治理念和法治方式守牢“三条底线”,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四要落实到全面从严治党上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不忘根本,真正把“四个意识”转变成为思想自觉、党性观念、纪律要求和实际行动,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干部教育培训,紧扣中心大局排兵布阵调兵遣将,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和识别干部,建立健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机制,打造“铸忠诚、强素质、抓落实、创一流、守廉洁”的干部队伍,培育造就更多的人才。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省委王东明书记在省委十一届一次全会上提出的“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对党忠诚的表率;事不避难敢担当,做真抓实干的表率;千方百计惠民生,做亲民为民的表率;同心同德重团结,做和谐共事的表率;心存敬畏守底线,做清正廉洁的表率”要求,切实做到政治坚定、一心为民、勤政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清正廉洁。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分类推进农村基层、城市社区、产业园区、社会组织等领域党组织建设,促进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更加坚定自觉地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积极主动地推进正风肃纪、坚定不移地惩治腐败、扎实有效地推进标本兼治、规范有效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促进党员干部真正做到集干净与干事于一身、勤政与廉政为一体。

五要落实到抓好当前工作上来。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最紧要在于抓当前。6月马上就开始了,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全年目标任务时间紧迫、任务很重。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紧扣经济工作“十项重点任务”,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千方百计抓好项目工作、持续用力整改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加力加劲打好脱贫攻坚战、想方设法抓好安全稳定和防汛工作,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半年“双过半”、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五、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营造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浓烈氛围,确保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一要抓好组织领导。市委赓即将出台全市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通知和工作方案。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按照省委、市委统一部署,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好省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亲自管,着力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组织领导体系。要注重统筹结合,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走基层”、调研等活动中学习宣传省党代会精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加强工作指导,强化督促检查,杜绝形式主义,把时度效的要求贯穿学习宣传省党代会精神全过程,把省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宣传不断引向深入。

二要抓好系统学习。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党委(党组)会议、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读书班、主题会、讨论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分层分类抓好省党代会精神的学习。组织部门、党校要把学习省党代会精神纳入干部培训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着力推动实现党员干部学习全会精神全覆盖,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握省党代会主题、过去五年成就和未来五年重大部署,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党代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省党代会部署上来。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认认真真、原原本本、扎扎实实学习省党代会精神,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真正把省党代会精神钻深、吃透、悟准,用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抓好宣传宣讲。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门户网站等媒体作用,利用重点时段、重要版面,多层次、多角度宣传报道省党代会精神,让省党代会精神传递到全市各个角落。同时大力宣传党员干部群众对省党代会的热烈反响,大力展示内江各级党组织利用多种形式学习宣传省党代会精神的生动场面、实际行动,造大宣传声势。市、县两级抽调政治素质好和理论水平高的省党代表、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组建宣讲团、小分队,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医院、进工厂、进机关,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语言为基层干部群众宣讲全会精神,努力推动党代会精神家喻户晓、人人知晓,入耳、入脑、入心、入行。

四要抓好理论阐释。组织理论工作者对照省党代会精神、结合内江实际撰写理论文章,深度阐释党代会精神,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份量、有影响的理论成果,为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提供智力支撑和理论保障。

关闭

版权所有: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网页制作◎信息中心